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長者每天逾3500步延緩認知衰退 最愛走路國家是它


2020-06-21 17:22 聯合報 / 記者邱宜君/台北即時報導

新研究發現,相較於每日步行少於3500步,平均75歲的台灣長者日步行3500到6999步,2年後認知功能衰退比例少43%、憂鬱比例少16%;每日行走超過7000步,認知功能衰退比例減少57%、憂鬱比例減少29%。彰化師範大學運動健康研究所教授古博文表示,台灣民眾日行步數在世界排名並不理想,建議成年人或老人每天至少走4000步,若能日行7000步以上更佳。

彰師大與台灣體大、台北市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等團隊合作,分析285位平均75歲台灣老年人連續七天計步器資料,並追蹤他們兩年後的健康狀況,得到上述顯著結果,並且分別獲得兩份國際期刊的接受和刊登。

古博文表示,美國大型全國研究已發現每日步行7500步可顯著降低死亡風險,另有日本和英國研究也看到每天步行約7000步以上,可降低死亡風險達五成到九成。這次台灣研究則進一步證實長者日行3500步以上,有助於延緩認知衰退、預防憂鬱,若能日行逾7000步效果更好。

古博文表示,其實最近美國大型研究已發現,成年人步行的健康效益與年長者類似,不過台灣民眾的整體生活型態,仍是偏向靜態,令人擔心。2017年發表於權威期刊《Nature》的研究,以蘋果手機內建加速規資料,分析橫跨五大洲111國、高達71萬7527位15歲以上民眾超過一年的步數,結果發現,全世界步數最高為香港人(日行6880步),第二名為中國(6180步)、第三名烏克蘭(6107步),台灣排名第26(5000步),一般定義「靜態生活」就是小於每日5000。

古博文表示,如果整天待在家裡或辦公室從事靜態工作,通常一天下來不會超過3000步;常需要走動的服務業,或每天通勤過程累計走路達30分鐘,才有可能走到7500以上。台灣民眾生活型態仍偏靜態,需要更努力養成規律的身體活動習慣,每日步數很容易取得,可以透過穿戴科技產品監測,很適合作為自我健康管理參考。

古博文提醒,以上研究所得建議是針對健康成年人,步數不一定要達到萬步,就有助保健,但若是有減重或血糖控制等其他需求者,需要另評估其目的及其所需運動量。另外,走得多比走得快重要,根據美國成人與老人的研究發現,不論是中高強度或輕度的步速,都有助於降低死亡風險。

2020年6月13日 星期六

【英大腦研究】長期思想負面增痴呆風險 港學者:可訓練大腦改變習慣


更新時間 (HKT): 2020.06.09 15:16

【新增動新聞】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若人常常抱有負面思想,會令腦部積聚潛在導致阿茲海默氏症的兩種蛋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增加日後患失智症的風險,研究人員建議民眾可透過不同的方式,例如冥想、想像自己已達成所有人生目標或培養感恩心「訓練大腦」,在香港提供類似心靈課程的學者解釋,冥想、想像或培養感恩心等方式可以刺激大腦平常沒有使用的部份,從而改變負面思考的習慣,讓思想變得樂觀和健康。

研究團隊向超過350名55歲以上人士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記錄他們的負面思想行為,例如反覆思考過去、擔心未來等。其中約1/3參與者會接受腦部正電子掃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量度他們的「Tau蛋白」(tau amyloid)及β澱粉樣蛋白(beta-amyloid),兩種蛋白均是阿茲海默氏症的主要成因。結果發現,長時間思想負面的人士會積聚更多這兩種蛋白,他們記憶力更差,認知能力亦下降。

精神科醫生及倫敦大學學院精神健康學院高級研究員馬錢特(Natalie Marchant)說:「我們發現反覆負面思考,或成為失智症的最新危險因素。與其他探討抑鬱症、焦慮症與失智症風險的研究放在一起,我們預期長期的消極思想可能會增加失智症風險。」

神經內科醫生艾薩克森(Richard Isaacson)說:「這是首個反映消極思想,與阿茲海默氏症的病理有生理關係的研究,這讓醫生以更準確的方式去審視風險,及制訂更個人化的治療。很多有風險的人士,都不知道擔憂及反覆負面思考會直接對腦部有害。這項研究很重要,會轉變我治療病人的方式。」

研究人員建議民眾可透過一些訓練促進積極思考,減少消極思想。不同研究均指出,有方法可以像鍛鍊肌肉一樣,「訓練大腦」樂觀地思考,例如冥想,有研究發現,每天冥想30分鐘,只要持續兩周可為大腦帶來科學可以量度的改變。另外亦有研究指,其中一個增加樂觀情緒的有效方法,是「想像最好的自己」(Best possible self, BPS),想像自己在未來達成所有人生目標及解決所有問題。另一種技巧是培養感恩心,每天花數分鐘時間記下感恩的事情,改善對生活的看法,另外列出正面的經歷,也有助激發樂觀情緒。

香港的慈山學院與加州柏克萊大學的至善科學研究中心(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 at UC Berkeley)共同研發一系列與研究建議類似的「心靈照護師」(Spiritual Care Training, SCT)課程,訓練大腦變得柔軟、正面、提升神經可塑性,活出持久幸福的生活。學院高級教育主任劉善宜博士接受《蘋果》訪問時解釋,腦部訓練是一系列有系統的訓練,讓腦部針對去想某種事物,從而激活腦部特定的部份,重整神經路徑。如果要激活腦部,就需要高度專注的能力,所以可透過冥想以達致高度專注。除了專注力,其餘的腦部訓練方式亦包括訓練觀察力,觀察情緒起伏及身邊的正向事物等。

劉博士建議初學者可嘗試一些簡單訓練專注的練習,「禪修時專注自己的呼吸、食飯時專注於食物及咀嚼、行路時專注在腳的感受、呼吸時專注空氣的進入和呼出」,訓練自己不被其他情緒及外間事物干擾,從而打破舊有的思維模式,以另外一種思考途徑體驗日常生活習慣。至於研究指民眾可透過「想像最好的自己」(BPS)去增加樂觀情緒,她建議可設立一些短期和實際的目標,讓自己即時感到舒服。「例如在工作上遇到很大壓力……可想像自己身處舒服的環境……很寧靜不受其他人的干擾」,她亦認同學習觀察生活上值得感恩的事情也是一種訓練,「去想一些平常不會去想的事情(感恩),每天花幾分鐘去想,自然會運用(腦部)平常沒有使用的部份」,以上的訓練都有助改變負面思考的習慣,促進積極思想。

記者 梁倬銘/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