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鄧惠文:處理失落感,家庭關係不能「順著習慣走」


作者 : 楊竣傑 圖片來源 : 陳應欽

建立正向家庭關係,是新年之始的重要課題。擅長剖析兩性與夫妻關係的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提出,先接受沒有100分的婚姻,再運用「了解自己」、「認識期待」與「雙方溝通」3步驟,就能找到適當家庭關係,追求美好幸福!

親密關係常是讓人感到不夠幸福的一大地雷,妳怎麼看這一點?

以夫妻來說,是最複雜又細緻的關係。夫妻關係的核心挑戰是:是否能感受付出與回饋的平衡。一般夫妻爭執的表面議題並非真的問題,而是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合理回饋,此時就該去檢視婚姻中是否有誤解或溝通不良。

婚姻會出問題,多半是因為「順著習慣走」,缺乏更多省思。想整理婚姻關係,可從自身問起:「我對婚姻感受與滿意的程度為何?我的付出與回饋之間平衡嗎?」

很多夫妻盡力過生活,卻不擅長溝通表達,其實伴侶心中應該有屬於各自的需求表,適時讓對方知道「我有哪些需求和期待」,雖然一方期待的事情,另一方不一定統統都做到,但至少要能有共識。

若要改善關係,我建議從幾個步驟做起。

第一步是「了解自己對婚姻關係的期待」,有哪些是被滿足的?哪些是未滿足的?

其次,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換個角度去「認識伴侶對我的期待」。

第三步,才能進展到「雙方溝通」,一起面對彼此滿足的可能與困難,處理失落的感受。

做這些整理時,千萬別忘了對方給我們的好,因為人常常會只看到自己未滿足的地方,卻對已經得到的習以為常。

擬出自己對婚姻的期待後,夫妻可能要面臨「自己不是對方最理想的另一半」的打擊。這並不代表關係不能維持,只要伴侶間有協定的相處模式,個性足夠成熟的人,都能處理理想與實際的差距。我們必須容許另一半有他的理想,再一起面對實際關係中的「失落感」。

這種觀念就像阿德勒(Alfred Adler)所說:「認同自己的不完美」,因為每個人都有敏感跟脆弱的部份,要承認自己不夠完美,是有障礙、有困難的;在婚姻關係中,只要看到對方流露一點點、一秒鐘失望神色,我們常會大做文章,感到不安、焦慮、懷疑自己是否不值得被愛。

夫妻都不可能是完人。人們總希望對方肯定自己、給甜言蜜語,但若只有這些期待,關係會出現鴻溝,夫妻間會藏著失望和難過。因此,如果不先坦誠面對彼此的失落,就沒辦法改善和溝通。

接受雙方的失落感,讓日常議題的溝通進入心理深層,理解各自想要的東西,了解彼此可給與不能給的,自然能重新達成共識。

處理失落感並不容易,妳的建議是?

我們總會對另一半有期待,例如,希望另一半跟自己有同樣的興趣、成為某種人、達到某種收入,當對方無法符合這些理想,便會產生失落感。

婚姻關係中,本來就有很多事情無法達成,夫妻必須以成熟的態度面對。先釐清失落感來源,也試著了解對方不能滿足的原因,消化負面情緒,才不會讓失落感藏在暗處,無意識地對另一半進行「攻擊」,像是言語尖酸刻薄,或是不願意親近等。

了解失落感、消化它、超越它,就是面對自我弱點的開始。認真檢視雙方的關係,才能打造和維護良好的家庭相處。

難以取得工作與家庭間的平衡,也是現代人遭遇的困境,該如何克服?

工作與家庭的平衡絕非一種「靜止平衡」。家是人的組成,會因需求隨時改變,因此家庭與工作的平衡必須是一種「動態平衡」,而且是一種情感的平衡,不是時間或心力比例的設定。

動態平衡代表雙方要有認知,家庭與工作的平衡隨時可以因需求更動,雙方要保留空間,不能因有所約定就不能改。所謂情感平衡,指的是人們通常不會因為多做一點事而生氣,但若感受不到另一半肯定,就容易覺得委屈。我們最好能知道自己能耐的極限,在快要超出負荷時,向另一半表達,理性地請求協助。不要把自己累壞,心懷怨懟,才等著另一半主動給回饋,因為此時另一半只會隨著你的情緒而遠離。

針對婚姻狀況,應該每一季或至少半年就定期對話,以建設性的心態與另一半溝通,尊重自己的需求,也尊重對方,將心比心達成合作關係,才能擁有長久的幸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