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那一碗令人的驚駭塑膠濃湯 海洋正熬給我們喝

2017-05-30 07:01聯合報 本報記者賈寶楠鄭朝陽


廖敏惠曾赴北太平洋垃圾渦流區,帶回充斥塑膠微粒的「濃湯」。 記者鄭朝陽/攝影
廖敏惠曾赴北太平洋垃圾渦流區,帶回充斥塑膠微粒的「濃湯」。 記者鄭朝陽/攝影

「你我丟棄的塑膠垃圾,有的已經漂流到大海熬成『塑膠濃湯』了。」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廖敏惠,六年前和七個國家的十二位環保人士,搭乘動力帆船從夏威夷出發,抱著好奇心航行三千公里,進入北太平洋「垃圾渦流區」,大海的塑膠垃圾氾濫景象讓她震驚,永生難忘。 垃圾渦流區的駭人料理

住在香港的環保人士兼企業家伍林展示在香港海邊發現的無人清理垃圾,強調海洋垃圾問題...
住在香港的環保人士兼企業家伍林展示在香港海邊發現的無人清理垃圾,強調海洋垃圾問題嚴重。伍林將率團出海,在東太平洋研究人稱「塑膠渦流」的海洋垃圾。

人把吃塑膠的魚吞下肚
宜蘭縣南方澳冷凍廠老闆陳俊傑在處理鬼頭刀時,在魚腹發現吸管、橡皮筋等垃圾,暴露海...
宜蘭縣南方澳冷凍廠老闆陳俊傑在處理鬼頭刀時,在魚腹發現吸管、橡皮筋等垃圾,暴露海洋汙染嚴重。圖/陳俊傑提供


在嘉義東石海邊死亡的海豚,醫師發現牠的胃裡盡是寶特瓶蓋(左上角像硬幣、白色那個)...
在嘉義東石海邊死亡的海豚,醫師發現牠的胃裡盡是寶特瓶蓋(左上角像硬幣、白色那個)、塑膠袋等塑膠垃圾。圖/野柳海洋世界陳德勤醫師

信天翁骸骨的沉默控訴
政策無力…人民也無感

廖敏惠拿到企業資助,成為台灣探索有「塑膠濃湯區」之稱的垃圾渦流區的先行者。烈日下,海面上看似潔淨,隨行的科學家指導她使用細目拖網,十分鐘後,從盪漾的海水中撈起的是大小不一的塑膠碎片,每個人都張大嘴,不可置信地喊著:「天啊!」
「這些塑膠微粒細如浮游生物,大一點碎片的就沉入海裡。」廖敏惠拿出「珍藏」的瓶裝塑膠濃湯,用碎片分布水面和水下的層次說明,旁觀者一看就懂。
她說,如果不是眼見為憑,無法相信大海裡充斥著這些難以計數的塑膠垃圾。科學家告訴她們,海域日照強烈,讓塑膠製品崩解、細碎,堆積在海面以下十公尺處,估計是海中浮游生物的六倍,至少上千萬噸,就像天然熬製的超大鍋塑膠濃湯。




塑膠濃湯的比喻讓人笑不出來,因為「濃湯區」範圍太大,而且塑膠微粒能吸附DDT殺蟲劑等人造化學毒素,魚類一張口就把塑膠微粒吃下肚;大魚吃小魚,人類再吃魚,塑膠之毒就進了你我肚子裡。
別以為這是數千公里外的場景,和你我無關,其實塑膠微粒已無所不在。荒野保護協會前年進行「微塑膠密度調查」,四筆數據得出台灣海灘每平方公尺約有二千個塑膠碎片的結論。以海岸基本寬度十公尺計算,推估環島海岸線已被二百五十億個小於十元硬幣的塑膠碎片所覆蓋。


海域的塑膠微粒「密度」雖無科學研究可證,但聯合國海洋科學專家小組前年畫出的塑膠微粒影響推估圖,台灣正處分布最密的「紅帶」海域,密度最高。
除了擔心吃進塑毒的健康風險,海洋塑膠垃圾也嚴重危害生態。科學家預估,近半數種類的海鳥、所有海龜和廿三種海洋哺乳類動物,都受海洋塑膠垃圾之苦,經由攝食、纏繞死亡的數量超過百萬。
廖敏惠舉例,只要上YouTube打「信天翁」和「塑膠」關鍵字,就能看到攝影家記錄的信天翁骸骨堆,充斥打火機、鈕扣、礦泉水瓶蓋等垃圾,許多死亡的海龜、海豚也都誤食這些無法消化的東西。
據統計,台灣每年用掉一百八十億個塑膠袋,是歐洲國家的四倍;寶特瓶年用量四十五億支、飲料杯十五億個與六萬噸免洗餐具,都是淨灘成果的常客,也是塑膠濃湯的主要來源。它們因成本低廉、廣泛使用與未妥善處理,容易被隨手丟棄在戶外,隨雨水順流入海。
「政策無力,民眾無感!」荒野協會專員胡介申表示,很多國家早就已經積極調查海域的塑膠微粒,台灣才正要起步,民眾自然沒有警戒心;必須改變商品製造、消費與回收的方式,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沒有留言: